2009年2月27日星期五

关于将来买DC的几点想法:-)

第一选择,还应该是佳能。虽然目前它一系列相机的外观我都不是特别喜欢。但佳能综合来看性能还是很均衡的,成像质量比起其它品牌来说,要好很多。G系列不错,但性价比感觉不高,看来要买的话还是买二手的比较好;-) IXUS系列成像质量相对其它品牌的卡片机,肯定要好出一个层次。

不是很喜欢富士这个品牌,但感觉它的超级CCD对于画质来说还是很好的选择,下来可以关注一下,但觉得噱头的成份会有一点。

松下和奥林巴斯的微4/3系统也可以关注一下,但如果镜头选择不多,价格又高的话,那也只能是一个商业上的噱头。还不如买单反。

这几天突然很关注10X以上的大变焦便携DC,比如新发布的佳能PowerShot SX200 IS,松下的TZ7。30多毫米厚的机身,有着25-28mm超广角到300mm左右的变焦,特别在长焦端还有f/4.5左右的最大光圈,从数据上看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此类的相机基本上都有全手动,至少也有光圈优先,只是不知道真实的性能与画质怎样?下来可以一直关注。

当然,现在用的松下FX38,在25mm的超广角,还有其它的一些实用功能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用了三个月不到CCD就已经进灰,这是让人很恼火的。画质方面不是很锐,细节的表现与佳能比起来,感觉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不过,话又说回来--商家们永远都不会生产出完美产品的。

2009年2月16日星期一

情人节的鲜花、同学聚会

这两个周末我和J都起得很早,因为周六是情人节,周日有同学聚会。

本来J的父母打算这周来上海玩,感觉情人节没过上两人世界,真是有点可惜,就编个了理由让他们推迟一周再来,哈哈。

说早,出门也已经两点多了。我们步行到泰康路,离家不到二十分钟的路。我和J都喜欢走路,特别是在上海的老城区街道里,可以看到街边各式各样的老式房子。而且这个季节路边的猫咪花特别多:-)

以前从来没有去过泰康路,在里面转了一圈,很快就喜欢上了这块小小的地方。就好比在喧嚣的现代化所谓“大都市”中,找到了一块宁静的,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的地方。一切都是旧旧的,老式的典型的上海里弄,开了很多虽说商业但有个性的小店,或者餐厅、咖啡馆,可以找一个视线好的地方坐下来,叫一杯咖啡,吃一块蛋糕。这一切都让我们想起了去年在云南的快乐日子。

转了一会,感觉馋了,一眼看到了Ginger,听说它的蛋糕很好吃,正好有一个空桌,就坐下来歇一下。叫了两杯咖啡,一个蛋糕拼盆,我和J面对面,这是我们最爱的状态。

周末这儿的人真的特别多,而有趣的是,在这儿可以看到各种型号的机身和镜头。看来数码单反的确是成为了街机。我想,作为一般的业余爱好者来说,买了好的器材,但能够出门拍摄的机会却相当少。大多数器材都是晾在家里,没有用武之地,非常可惜。难得周末有时间上街逛逛,或者有个假期出外旅游,兴奋的带上机身与镜头,但又能拍到多少真正有意思的照片呢?大多也只是开到自动档,照些留念照片而已。而最大的问题,我们是要出来放松自己呢,还是为了让相机看上去有些用处而拍照的?呵呵。我的裤兜里只揣着FX38,小巧又方便,用了两个月了,真的很喜欢。

喝完咖啡,天色已晚,我们就离开了泰康路。今天是情人节,肯定要买花。不过不会买玫瑰,去陕西路看看有没有好看的盆花,又要好养的,买两盆,放在家里。我们以前住在五原路的时候,就买过好几盆花,自已还买了花籽种了一些,但常常因为无人照看,所以就......不过还是忍不住啊。

前几天去宜家就买了两棵小小的榆树盆景,特别好玩。今天到了以前的陕西路花市,发现已经变样了,多大数的门面都变成卖家居用品店了,剩下为数不多的两三家,也基本是卖鲜花。不过还是找到了两盆喜欢的菊花,一盆风信子,一盆不知名的小花,开得很灿烂。还买了一个长方型的木框,把两盆菊花放在里面,看上去非常漂亮。快离开的时候,在摆摊的老太太那儿买了两束西洋牡丹。不过按J的专业眼光看来,可能只是一般桔梗类植物,和名贵的牡丹挂不上边。只是喜欢它们的颜色。回了一点价,还是买了下来。

这就是情人节的,我们放松了自己,还买了盛开的鲜花,过得非常快乐!!

第二天中午,高中同学聚会。就在打浦路口,我和J又走了过去。早上真是睡不醒啊,一点都不想起来。聚会是吴辰发起,由顾浩声组织。其中有好几个同学当年各自工作后就很少见面了。王娅把小宝宝也带来了,小女孩是奥运宝宝,名叫“天蓝”。好象她特别喜欢J,一直对她笑。而我一抱她就快哭了:-(

吃饭的时候,同学们说了很多话。不过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明显读文科的同学工作职位要比我们理工科的来得优越。理工科的同学顶多是会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公司,赚到比较多的薪水。但文科的同学很容易成为律师,公司财务,证券监理什么的,的确升得很快。而且文科同学做人也比我们理科来得玲珑,明显我身边的同学都比较单纯,比较直脑筋。

吃完了饭,我和J路经卢浦大桥,转道去了豫园。买了两个其实是很贵的茶杯,当时买的时候倒没觉着贵。吃了好吃的海棠糕,味道不怎么样但一直慕名的撒尿牛丸。由于不停在吃,所以晚上到家就只想喝粥了:-D

这就是2.14情人节那个周末开心的事了。两天下来我有两个体会:
  1. 除非成为职业,或者老了有很多空闲时间了,不然就不买单反。最多是佳能的G系列,要么看看接下来的微4/3系统。数码单反是反数码的,在人类漫长的数字化道路上的反动的。迟早会被革命掉。
  2. 以后尽量让自己的小孩读文科,哈哈

2009年2月13日星期五

相机里的每一张照片都应该是好照片

旅行回来,拍了成百上千张照片,可在电脑上浏览时,却经常会感到失望,没有几张是所谓精彩的,大多数都是平淡无奇、毫无个性、羞于见人的照片。

以前我也常常有这种感觉。比如06年去西藏,去年去云南,一心想拍出赏心悦目的照片。可回家后,兴冲冲地把照片全部导出来,结果能在其中挑出非常满意的占十分之一算不错了。

最近因为换了相机,有点新鲜感,所以就恶补了一下摄影的技巧,看了一些经典的教程,对于自己以前拍摄的照片有了新的看法。

最著名的那套纽约摄影教程,一开篇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好的照片。要符合三个原则:
  • 鲜明的主题
  • 吸引注意力的主体
  • 画面要简洁
正因为我们普通摄影爱好者常常做不到这三点,所以就很难拍出好的照片。

但我仔细分析了我前几年的流水作业照片后,却产生了另外一种念头,其实每一张照片就是(或者说都可以成为)好的照片。为什么呢?

就按以上三个原则来说。

第一,是否拥有鲜明的主题?

作为业余爱好者或者仅仅是为了留念而拍摄的照片,我们的要求都不高。只是把自己认为有意思的风景或者人像尽量保留在我们的相机中。那么,其实这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主题。比如有美景、美人、古朴、现代化?至少在我们心里是这样。

当我们举起相机拍摄的时候,这就说明眼前总有一些什么东西在吸引我们。不管别人喜欢不喜欢,至少你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取景器里的影像肯定是你认为值得保留下来的。或者是那颗树,那个人,甚至就是那片光,无论是什么,只要你拍,就代表你的大脑注意到了。(不能说一定是喜欢才拍,也可能是为了不喜欢,对不对?)

那我们就已经符合了第一个原则。

第二,有没有一个鲜明的主体?

类似于前一个原则,越是业余拍摄,往往越是有目的。所以相片中肯定存在那么一个或一堆主体,但突不突出,鲜不鲜明,这就很难说了。作为普普通通的游客,手里拿得最多的是自动相机。虽然有变焦,但镜头的成像质量不高,焦距也有局限,这就限制了我们的取景。特别是在旅游的时候,往往想拍的却离我们很远,拉到最长焦,主体也可能只占到画面的一小部分。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方法就是:裁剪。裁剪又会涉及到:

第三,画面是否简洁

为什么照片没有个性?特别是远景,很多时候看上去都差不多。当时吸引我们的那一刻到哪儿去了?这正是要好好回想的时候,为什么我当时要拍这张照?仔细看看这张照片,是那一小片野花?还是那一片水?或者是那一人?当你回想起来的时候,那么这张照片的主体就出现了。

要使主体突出,一个是运用构图,另一个就是保持简洁。有一个好消息,当一张照片一眼看上去没有主体的时候,这反而说明有充分的裁剪余地留给你。一旦选中主体,就可以试验你在教科书中学到的各种构图方式来裁剪这张照片,看看哪种更适合你的这个主体。

但时刻要记住:简洁。把多余的部分去掉,不要心软。这就是为什么常常会被一些镜头里只有部分花瓣的照片吸引的原因,构图简洁,突出主体,人见人爱,屡试不爽:-D 所以你也可以试试,把一张平淡的又有花,又有叶子,还有地上垃圾的照片,选那么一朵姿态比较好,又与叶子分得比较开的花朵,把它单独裁出来,甚至只保留花蕊和小部分花瓣,也肯定比较原来那张漂亮多了。

一直会有人在讨论,PS重要不重要。其实最好的大师也很可能需要通过裁剪和在暗房中重新局部曝光来得到他满意的作品,作为业余爱好者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何况PS是如些容易和快速。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提高我们构图的眼光,使得在接下来的实际拍摄中,可以更多的依赖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后期的调整。

2009年2月12日星期四

我理想中的事业

理想就不一定可以实现,事业就代表不是打工,而是做自己的boss。

如果要问我这辈子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我可以不假思索的说:读书。不是上学的那个“读书“(这种读书是被逼的,谈不上喜欢不喜欢),而是真真正正地读各式各样的书。

所以我想开一家书店!

我要开的可不是什么普通的书店,只卖这么三类书:
  • 首先最大份额的是计算机图书,数量占到一半。其中关于开源的,我要拥有最全种类的,包括中文的和英文的。全都是我挑选的最最经典的书,什么“傻瓜书”、“十日无师自通”都给我见鬼去!
  • 其次是有关摄影的书。拥有大量大师级的画册,及经典论著,没有摄影手册这类的教程类图书。
  • 最后是哲学与宗教的书。我们现在的哲学和宗教观已经被人扭曲了,而我觉得每个人都要有信仰,不想动脑筋的就看宗教,想自己思考问题的就学哲学。
我书店有新书,也会有旧书。所有的书都打折,而且尽可能的低价,新书至少和卓越持平,做到尽量不赚钱,只当给同好们做一个本本份份的搬运工。

为了赚钱维持,我店里会有那么一个小角落放几张椅子、桌子,卖咖啡和蛋糕。最好我的店有一个露天的小园子,让J种上各种花花草草,在太阳好的时候,把椅子搬出去,边喝咖啡边看书,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既然我的书店目标客户这么明确,喜欢来店里逛逛的肯定都是些志同道全的朋友啊!那何不定期举办一些小聚会,小沙龙?大家围坐在小园子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对啊,我的店里要有两层,楼下是书店,楼上是个小小的展厅,定期举办些摄影展,绘画展,还可以请几位书的作者来这儿办见面会,签名售书什么的,吸引更多的朋友来这儿看书买书和聚会。

真是美好啊,真是美好!

2009年2月11日星期三

关于开源创业的两个不成熟的设想

那天和J在新旺吃饭,谈起找工作的事。真的特别想找到一家致力于开源的公司,不过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其实在我脑子里有两个设想,觉得还是有可行性的。

方法一、创办教育机构,在中小学开办兴趣班,通过政府补贴和社会类办学盈利
这个比较公益化。就是在中小学校中推广Linux。开始可以找一个学校办个试点,通过兴趣班的形式,向喜欢摆弄电脑的学生教授Linux下的程序开发。

这个想法是基于自己小时候的经历的。很小就接触电脑,IBM PC/XT,用的DOS 3.0,编写一些简单的BASIC程序。可是对于当时还在读书,又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要找到类似于Turbo C这样的开发环境,真的不容易。即使通过朋友的朋友弄到一个拷贝,那也是盗版的,或者也可能是不完整的。

而现在Linux下的开发环境真是全面又成熟,对于刚刚开始接触电脑,特别想弄懂电脑的学生来说,开源是一个特别适合学习编程的工具。各种语言,各种框架,几乎是应有尽有。

虽然现在国内的学校并不重视开源,但我想总是可以遇到一些教育界的有识之士,通过他们来开办一些试点,不断完善教育的手段。成功的话可以推广,最后争取得到政府的支持与津费,完成盈利。

这个想法有可能成功,我想基于几点:
一、开源环境的成熟,操作系统与开发环境都是优秀而免费的,不需要学生与家长的额外支出。
二、学生的兴趣与进取心。我想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喜欢对电脑搞个究竟。封闭系统不适合他们,只有开源软件可以让他们研究个彻底。
三,相对来说开源系统的娱乐性较少,少数几款游戏也都是益智类的,比较容易得到家长的认可。
四、符合整个社会教育的趋势,比较容易得到政府与教育界的支持。

方法二、创办公司,在中小企业推广开源办公软件
构建于微软体系的整个办公环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个沉重的支出。这也正是我们可以说服中小公司建立开源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公司的无纸化办公,业务流程,开源软件早已足够。我们要做的就是来挑选并整合这些软件,为不同客户来定制办公环境。通过开发与服务来收取费用。

这个方案初看很容易,但实行起来我觉得会存在一些困难。首先我们要怎么说服客户为开源买单。其次要把整个分散的个体软件融合在一起,又可以做到灵活配置。

因此我觉得最重要的我们要有一个优秀的营销团队,仔细研究客户的心理和特点,说服客户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并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随时了解客户的反馈,以便完善我们的产品。这比软件开发还要根本,是公司运行的基础。要做的是长期买卖,而不是一次性生意,我觉得这才是开源盈利的根本。

其次要有一个优秀的架构师。对于现在的程序开发来说,技术能否实现应该不是问题,并且也不需要从头开始。但这就需要一个好的核心架构师来规划并指导其它程序员来完成这个整合。理想中的产品应该模块化,易配置,有灵活的伸缩性。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也是企业能够成功的一个核心问题。

企业盈利有这几点,初期设置(或者说产品价格)、硬件采购、后期服务费用。这就需要营销和开发两个团队通过各种方式让客户对我们的产品形成依赖感,长期使用我们的产品。当然前提是我们的产品的确能让他们的整个办公环境得到改善。

这两个方案我觉得都有相当的可行性,但缺点也很明显,前期需要大量投入,并要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的确可遇不可求!

2009年2月9日星期一

06年西藏行 10.3 - 10.5 青藏铁路

06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那年秋天我就有机会坐火车去西藏,感觉是非常幸运的!

起先是J的同事Yiwen提议的,也是Yiwen作了非常详细的行程计划。我和J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西藏的资料,准备了大量的药和物品。在10月3日一清早,Yiwen,Bo,J和我从浦东机场出发,开始了我们的西藏十日自行游。

我们这次先坐飞机去成都,替Bo办理进藏通行证(由于她是老外),然后再坐火车进藏。通行证通过成都旅行社办理比上海便宜很多,顺便也预订了火车票。一切都很顺利,拿到车票时间还早,我们吃了一顿正宗四川火锅,还到了武侯祠转了一圈。

火车出发已过六点了,天很快就黑了下来,所以也没有看到太多的景色。白天醒来,发现火车更多的是在山间穿行,此时是从四川向北朝西宁行驶。一天很快过去。第二天清晨醒来,结果已经到了著名的无人区可可西里。

青藏高原上的第一个清晨


到达青藏高原的第一感受就是多变的天气,时而白雪皑皑,时而晴天万里,风景美不胜收。

寒冷的工作

西藏的秋天

色彩斑斓的山

青藏高原上的云、山、水

火车在青藏高原上行驶了将近24小时,终于接近了我们的目的地拉萨。

拉萨第一印象

2009年2月6日星期五

相机

08年底,IXUS400终于寿终正寝。它是J在03年买的,价格不菲。当中在07年换过一次CCD,如今还是CCD坏了,已经不值得修了,是该换新的了。

之前我正考虑给姨妈买个DC,已经看过不少资料。姨妈的相对比较好选,只要小巧,使用方便,并且是知名品牌的就行。而我自己用的,可能想得要更多一些。

最想买的当然是松下的LX3,不过一则它的价格实在偏高,另外2.5X的变焦对于一般生活拍照的确有点偏短,所以考虑再三还是不选了。当时只考虑两个品牌,佳能和松下。自从出了LX3,我对松下DC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

我的首要目标是小巧,一定要是口袋机,上街或是旅游,揣在口袋里,方便随时拍摄。其次是尽量有更大的广角,因为平时基本还是以拍景为主。然后一定要金属机身,因为比较耐磨,不用小心呵护。所以比较了一下,最后选了松下的FX38。

在买自己的FX38,也顺便选中了姨妈的机型,佳能的IXUS 85。到手后,正好有个比较。都是1000M像素的机子,从成像质量来说还是佳能的比较好,100%看,它保留了更多的细节,出来的图片比较锐。不过两部机器的暗部噪点都是一样的多,非常让失望。

这让我怀念非常已经作古的IXUS400,它相对大的1/1.8"的CCD,只容纳了400M像素。回看我们06年在西藏拍的照片,色彩明亮,成像细腻。而现在的小DC,即使在强光下,照片中也充满了噪点。而且因为机身小而薄,所以光圈都非常小,特别在长焦端,最大光圈也至少在f5.6以上,镜头速度慢,而且在拍人像时也很难产生漂亮的浅景深。


G3


这些缺点让我很想找一部比较正经但又不贵的相机:要大CCD、低像素、大光圈,并且一定有手动。我的预算不超过800元,所以只能在二手机里找。年历就一直往前翻,经过性能与价格的权衡,很容易就选中了佳能在02年发布的G3。

G3也是1/1.8"的CCD,400M像素。最让我心怡的是它拥有短焦f2.0,长焦f3.0的大光圈。还拥有全手动,类单反的操作,简直是一部完美的摄影入门相机。当时在别人眼里的缺点,比较对焦慢,体型大,我并不在乎。抓拍的话我有FX38,G3只是我平时用来练习摄影的机器,当然有机会的话也可以用它来拍一些比较耐看的照片,特别是人像。

G3


G3到手后,我又和FX38比较了一下,不比成像质量上,比一下镜头的速度。在同一个场景,用基本相同焦距和光圈,G3的快门速度至少比FX38快了一档,有时甚至是两档,这让我感到很不可思议。一般来说相同的f值,对于不同的相机来说光量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我产生了松下虚标镜头f值的怀疑。

不过我也知道,好照片的产生常常与使用什么器材无关。看看那些摄影论坛上的照片,能有多少张可以成为经典的,哪怕是被大家评选出来的照片,不是下个月就被别的得奖照片所取代了吗?

一张照片能成为经典在于它的主题。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


IMG_1573

IMG_1596

IMG_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