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1日星期六

可换感光元件的数码相机

以前机械相机的一个经典机身可以用十几,甚至几十年,而现在的数码相机能用上5年已经是不可思议了。因为5年过后,机身虽然并不一定会坏,但里面的像素能达到那时主流像素的三分之一,就已经不错了。只要想想5年前的04年,当时是几百万像素?就应该可以想像了吧。

机身的快速淘汰对生产商来说绝对是件好事。可是对于我们消费者,仅仅为了像素的提高而更换相机,肯定不是一件好事。回想五年前的数码相机在功能上真的有那么落后吗?我看未必。单就摄影来说,几十年前的技术已经成熟。要不怎么到现在还有那么多历史上的经典相机让爱好者津津乐道?再说,好的照片与器材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没有数码的时代,要考虑的是镜头的搭配,和使用什么样的胶卷。数码时代镜头依然需要选择,但电子感光元件替代了胶卷。发展了这么多年,数码相机的技术应该说已经成熟了,除了那块感光元件。看看近两年数码单反的发展,有真正创新的技术出现吗?再多的测光点、对焦点,再多的测光、对焦模式也只是商业上的噱头,即使只剩下中央一点对焦也完全没有问题。如果对此不以为然,那就这样说,相机处理器的进步,可以让你无限点的测光与对焦,可以像高速摄像机那样每秒几千张的速度连拍,那又能怎么样?

其实对我们来说,真正想要提升的是感光元件像素的增加,与它画质的提高。目前机身与功能的进步,是时候出现一款可以更换感光元件的顶级相机机身了。就像电脑CPU一样,可以多定义一些针脚,哪怕现在是空白针脚也行,只是为了将来的升级作准备。而且这也肯定是一个好的商业策略,因为就像当年的胶卷一样,可以在不同的场合要求下使用不同特性的感光元件。厂商也完全可以定期的更新更高像素、更好画质的感光元件,以达到升级的目的。甚至可以出现更顶级的机型,就是感光元件与图像处理器作为同一个半导体元件,可以在相机内进行更换,这样的升级更为彻底。

现在的数码相机市场完全处于日系厂商的垄断。日本商业行为完全是奸商模式,相互勾结。我完全可以断言,它们之间的竞争完全是不道德的,更多的是想垄断市场来维护共同的利益,而不是变革与创新。我敢说,感觉元件的复杂度完全无法与CPU或者GPU的相比较,但为何发展如此之慢?这就与日系厂商的保守有着直接的关系。试想一下,如果感光元件也出现像GPU市场ATI(AMD)与nVidia一样的激烈竞争,我们现在还会为APS-C和全幅之间的选择进行那么多讨论吗?说不定现在小DC中使用的1/2.3寸CCD都拥有了全幅般的画质了。

如果感光元件也像CPU那样出现不同的系列,低端的在几百块,中端的在千把块,而高端的几千,那我肯定要选一个会保值的机身,说不定这个机身还有收藏的意义,更会有升值的可能。看看现在市场上哪有值得收藏的机型了?十年过后,无敌免必定一文不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